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之家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小 结 的 技 能

一、训练目标

(一)知识

1.能叙述小结技能的基本原则。

2.能陈述小结技能的类型。

(二)理解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小结技能的一些方法。

(三)运用

1.能分析小结技能几种方法的优劣。

2.能根据一些具体情况设计出小结的方法。

二、训练过程

(一)明确界说

课堂教学的小结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计划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任务,即完成课堂某一阶段知识点的步骤。课堂教学的小结技能是指课堂在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后,教师对知识、技能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并转化升华为行为方式的方法。

小结的特点:

1.目的性:好的小结,必须围绕着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因此,课前备课时,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符合既定教育教学目标、体现教材本身特点的小结。

2.针对性:小结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文因人制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凡是学生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及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都应阐明。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都是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就要突出精髓、把握重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对于一些带规律性的解题方法、学习方法等,要及时进行归纳小结。学生易错的概念、法则、公式等可通过小结加以强调,引起重视,防微杜渐。

3.概括性:小结应具有准确全面的概括性,以利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加深记忆,巩固知识。

4.趣味性:充满情趣的小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

5.激励性:即教师根据周密筹划的授课进度与内容,进行精心设悬,激励学生的欲望。

6.引导性:小结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要立足于引导,让学参与,展现出获取知识的思

 

维过程,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

(二)了解类型

不同类型的课具有不同的教学小结。依据课堂教学小结所完成的特定学习任务,课堂小结分为如下类型:

归纳概括型: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知识点将结束时,教师可以用简单明了、准确精练的语言和图表等方法,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归纳知识的结构和主线,强化重点,明确关键,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条理,起到突出主题,升华认识的作用。

比较分析型: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一个知识点到结尾处,教师可采用总结、提问、列表等方法,将新学知识的各个部分以及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或相同点,找出它们各自的相同或不同特点,以起到更准确、深刻理解知识的作用。

拓展延伸型: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其它学科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会初步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教师在讲解将要结束时,可以在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向其它方面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现实生活现象,引起学生更浓厚的探求兴趣,培养学生探新求是的精神。

思索悬念型: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留下难舍难忘的印象,为他们上好下节课埋下伏笔,教师可模仿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结尾,在课终知识点小结时,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必要的悬念,留下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思考,使他们对教学产生“言犹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以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欲望,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密切知识之间的联系。

活动练习型:为了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变知识为初步的技能、技巧,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全班或小组进行一定教学实践活动,如知识竞赛、操作比赛、小组讨论和观察制作,也可以通过提问、小测验、完成课堂作业等方式,使学生用口头或笔头表达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从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遵循原则

一般地说,要搞好课堂教学的小结,体现出其科学加艺术的特点,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水到渠成,自然妥帖。课堂教学的小结是一堂课某一个知识点结束的自然体现,不是硬加上去的。因而课堂教学时,要依照课前的设计,导入、讲授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并有意识地照顾到课堂教学的小结,有目的地调节课堂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时做到水到渠成,自然妥。要避免出现两种现象,一是课堂教学节奏过快,小结时留的时间过多,学生无事可做,教师只好胡乱布置一些杂事,搪塞过去完事;一是课堂讲授内容过多,然而时间不饶人,只好三言两语仓促小结,学生既无法回顾当堂所学知识,更无法消化。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允许的。正确的做法一般是在每个知识结束前二三分钟结束讲授,然后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当然这要因小结的方法不同而不同。

结构完整,承上启下。教学是有客观规律可遵循的。依据教学的客观规律,课堂教学应是由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课堂教学作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应充分考虑并发挥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结构完整的有机统一体。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小结时,首先要考虑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在这个统一目标下,加强前后联系,保证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性,以防止孤立地就课堂教学的小结来安排其结尾。其次,小结时要适当照应前面的知识,使结语好似一条金线,能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首尾相连,前呼后应,切忌有头无尾,或“头”大“尾”小,或“头”小“尾”大,以及互不相连的现象发生。

语言精练,紧扣中心。课堂教学小结的语言一定要少而精,紧扣本堂课教学的中心,梳理知识,总结要点,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干净利落地小结知识,使之做到总结知识点,首尾呼应,突出重点,消化主题,让学生的认识产生一个飞跃。课堂小结语不可冗长,更不可拖泥带水,应是高度浓缩,画龙点睛,一语破的。总之,教师应在知识点结束前的几分钟的短暂时间内,以精练的语言使讲课的主题得以提炼升华,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一个既清晰完整又主题鲜明的认识。

内外沟通,设疑开拓。在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唯一的组织形式。为了充分发挥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中的协同作用,课堂教学小结时,不能局限于课堂本身,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沟通,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沟通,本学科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沟通,有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掌握完全的知识。同时,教学是一个不断设疑解疑的过程。为了设疑激趣,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在课堂教学小结时,教师要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下个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开拓创造性的人才。

(四)掌握步骤

1.激发情感,引导参与。在课堂教学小结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总结,梳理讲授内容,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点和难点,归纳出一般知识结构、规律和方法等。同时,教师用充满热情而又具有鼓舞性、激励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或用含蓄深沉的话语促人深思,耐人寻味,使学生从思想上受到启发、鼓舞,进而成为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动力。

2.概括要点,启发思维。在课堂教学将要小结时,教师在总结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几句简练的话把一堂课所讲的知识中心或主题思想概括出来,以帮助学生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把握中心、明确主题,从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上去进行思索,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这样的小结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运用知识,受到深刻的教育。

3.变式巩固,引起下文。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中阐明的原理、原则、规律和方法等布置练习与作业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形成实际操作技能、技巧。为了巩固和应用课内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在课堂教学小结时,可以采用比较、分析等对比的方式来明辨事物的异同,从而获得其本质的认识以结束知识;也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操作方式,进行分组讨论,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例评点

1.有位教师在讲《草船借箭》时,看出学生十分敬佩诸葛亮非凡才干的心理,却又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评价。这个知识点结束时,便诱导学生用四个字对诸葛亮的才干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人人开动脑筋,个个踊跃发言,思维的火花四处迸射,列举了“精明能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学识渊博”等词语。末了作小结,大家便心领神会。

评点: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熟悉的基础上,到知识点结束时,教师提出一个富有代表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积极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不致因课堂教学局限而陷入一个狭小的思维圈不能发散,从而避免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既拓展了思维,又不自觉地积累了词语,可谓一箭双雕。

2.有位教师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趁学生还沉浸在父爱子、子恋父的父子深情这至真至纯的人情美时,小结时让学生轻声深情地诵读文中描写背影这一特写镜头的句子。然后,自己饱含深情吟起苏东坡那令人回肠荡气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点:教师借助同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文艺作品,在课堂原有的气氛的基础上,巧妙引入,小结时再起波澜,拨响听者的情感之弦,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使之情动于衷。这位教师的引用,学生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霎时,一种豁达与理解洋溢于学生胸中。

三、训练检测

(一)填空

1.依据课堂教学小结所完成的特定学习任务,课堂小结分为如下类型: 、 、 、 、 。

2.在小结知识点的时候,大体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 、 。

(二)选择

1.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小结的特点:( )

A.目的性 B.概括性 C.针对性 D.主导性

2. 一般地说,要搞好课堂教学的小结,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必须遵循的原则:( )

A.水到渠成,自然妥 B.结构完整,承上启下

C.内外沟通,设疑开拓 D.简明扼要,及时回忆

(三)简答

1.有位教师在教杨朔散文《荔枝蜜》时,已经讲述了文眼“蜜”,下面要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小结,请您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科学有效的小结方案。

提示:许多记叙文形象生动,内容具体,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然而,讲解中如果周身画龙,缺少小结点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缺少理性的升华。因此,如果在周身画龙的基础上,以精练含蓄、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点睛,必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文旨,达到领悟道理、陶冶情操的目的。这个小结,可以深发开去,点出蜜蜂辛勤酿造百花蜜,留得芬芳在人间;劳动人民辛勤创造生活蜜,奉献芬芳飘人间;作者生前用他的笔尽情讴歌新生活,如蜜蜂一样酿造精神的蜜,尽管他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可他的酿造的蜜永留人间,滋润着人民的心灵,我们品尝时,要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意图及作者其人和千千万万“酿蜜”的劳动者就真正理解了。①《语文教学通讯》98.4,内容有所改动。

2.有位教师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要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小结。请您运用本技能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小结。

提示:课堂小结要紧扣教学目标,提示知识结构和重点,紧密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既注意主导,又不忽视主体,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这个知识的点的小结,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理解文章主旨。

参考答案:

(一) 1.归纳概括型、比较分析型、拓展延伸型、思索悬念型、活动练习型;

2.激发情感,引导参与;概括要点,启发思维;变式巩固,引起下文。

(二) 1.D; 2.D

(三) 见题后“提示”

 

(作者 许龙祥)


地址: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 邮编:225002 电话:0514-87977576 邮箱:1111704010202@yzu.edu.cn QQ:595119201
Copyright © 2020 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学教研室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 51La 苏ICP备050753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