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之家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选择作文范例的技能

一、训练目标:

  (一)知识

  了解作文范例的作用以及选择作文范例的类型或方法。

  (二)理解

  根据教育学原则,在日常教学中如何优化选择作文范例。

  (三)运用

  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教学实践要求选择作文范例。

  二、训练过程

  (一)明确界说

    写作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中写这一重要环节,是语文能力的一种实践。教师在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应紧紧围绕教育学原则,通过选择合理的作文范例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导,使学生通过对作文范例的阅读,揣摩领会,直到会仿写,以达到训练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文范例即教师为了达到某一写作目的和要求,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写作要求,提供与写作要求相同或相似的文章。

  (二)了解类型

    教师要能使学生尽快提高写作水平,必须要掌握选择作文范例的技能。

   教师选择作文范例在实际教学中方法可多种多样,但不管如何,都必须做到先确定中心,然后选范例。实施时要做到心中有大纲,眼里有学生。能有的放矢,不盲目,胡乱定题,设例。这样,教师选择作文范例时就能做到序列化,层次化。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操作。

    1、课文范例。

   将课文直接作为范例。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编者的用心,符合大纲的精神。学课文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熟读文章的过程中,将文章改写,缩写。以课文作为文章的范例,可以说是最直接可观的选择方法,在体现教者的意图,达到训练写作目的的方面有很好效果。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仿写,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每一位学生,他的作文起步,无不是从新学的文章入手的。模仿是一种学习方法,它是通过模仿他人的作品,从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模仿作为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初学作文者必不可少的正确途径。原因在于:(一)喜欢模仿是青少年时期心理特征中最为突出的反映,是不可忽视的创造因素。(二)作文并非简单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对初学作文者而言,作文是新事物,万事开头难。教师提供课文范例给学生,恰好起到教师因势利导,在给学生领路。模仿离不开现成的样子。刘勰《文心雕龙》云: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材。实践告诉我们,课文是最佳的模仿对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关于课文是例子一说更加精僻地说明了课文具有多功能性,是熔教育、知识、趣味于炉的典范;是教材、教学大纲范畴系统的语文知识的具体化;是语文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传道授业解惑的示范;是学生模仿作文的样文。此外,教材所选课文体裁、题材丰富多彩,文情并茂,例子现成,俯首可得。因此只要教师因材施教,引导得法,定能立竿见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时文范例。

选报刊杂志及媒体上的时文,诸如随感、报眼等。教师可以结合学习阶段要求,单元特点,有目的性进行选择,结合课文范例的要求,教师通过范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具备此种能力,教师尚需平时有较广泛的信息量以及对学生能力的把握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时文的精髓。

3、古代作品典籍、诸子百家文章、古代寓言等范例。

这些古代作品经过千百年的优存劣汰,去粗存精,我们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选此类文章作为范例,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领会古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技巧,体现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把握深厚的文化底蕴。

4、教师下水作文范例。

教学生作文,教师首先学会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将自己对写作要求的理解,更好地落实到下水文章中,给学生以示范,教师的眼中所见事物,口中所说话语,其实也是很好的作文范例。教师的下水作文,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它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因而可说是一个极为生动的写作教材。

5、学生作文范例。

直接将学生的习作作为范例,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某次作文批阅后,结合学生作文的得与失,找出具有典型性的佳作或问题作品,从正反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身边的作品对学生的写作更具有刺激性,效果更明显,能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当然在指出习作存在问题时,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用语要委婉、含蕴,以防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反而对写作不利。此外,选学生作文,不可局限于本届本班学生,选择既可以是往届学生的作文,也可以是本年级其他班级的作文,这就需要教师做好交流收集整理工作。当然,有时部分同学在随笔、周记中涉及到的一些较好的作文,如果符合写作的要求,也可以将此作为作文范例。

   (三)遵循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选择作文范例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选择作文范例必须依据语文教学大纲,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特点和综合素质,选择适合本阶段特点的作文范例,达到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2、主体性原则。教师选择作文范例应能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根据现代社会实践的需要,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作文范例,或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因循守旧,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实施对学生合理的教育。

    3、目的性的原则。中学作文一般以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大文体作为基础目标,教师选择作文范例也应紧紧围绕这一基础做文章,同时也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瞄准教材的特点进行细化、量化,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4、实用性原则。写作是为了运用,作文是人们思想情感和生活目的要求一种书面体现。教师选择作文范例也应以此为基本点,选择能更好地表现人们思想情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实用性的例文,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就能较快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信件,报道等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变目前普遍怕写到乐写,岂不是一件幸事。

    5、综合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拘泥于一种教学形式在写作课上的运用。因为写作本来就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在写作过程中的集中体现,所以选择作文范例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精选出最符合学生实际的范例,更好地促进作文教学,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

   (四)掌握步骤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选择作文范例的技能必须掌握一定的步骤,这样才能将教学目标更好地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始终。

    1、在实施技能前,教师要能明确选择范例的目的,了解选择作文范例技能的基本原则,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阶段特点,制定出合理切实可行的写作训练计划,并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广泛搜集资料,作好实施技能的前沿工作,如准备布置学生写一篇《我的老师》的文章,教师可事先准备好著名作家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作为范例,简述课文中一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和特点,诸如用典型事例、生活片断作为写作的素材,可采用回忆的手法,抓住生活中老师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亮点组织材料,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除此以外,老师也可以将类似的文章,如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的有关片断介绍给学生,给他们以启发,当然也可以将以前所教班级学生写的作文提供给学生。

2、在实施技能时,教者要能够有条理地组织作文范例,要突出重点,选出对本次作文最有帮助的范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刺激,并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写作的构想,以自己身边的事例去挖掘、去发现,通过教师技能的实施,使得作文的要求能够顺利地完成。

3、在实施技能后,针对本次技能实施的情况,找出技能实施的得失,以便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技能进行再加工、再充实,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选择作文范例技能的作用,这也符合当前教师教学之后有后记,有总结的教学过程。

  (五)教例评点

  1、某教师在教授《一件珍贵的衬衫》、《背影》、《一件小事》等篇课文时,以文中共同的现实――回忆――现实的总――分――总之段式结构作为学生的训练目标。《我的老师》一文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围绕中心选材,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了。课后,针对该文体,学生以此为范例,仿写了《我的邻居》、《我的妈妈》,并在领悟到了例文中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后,写的文章,读来催人泪下,学生在仿写中真正懂得了文以情动人的道理。

   评点:教材与生活结合,学以致用,从初识到领会到运用,二者相辅相陈,将课文的作用表现得极其充分,每一个教师都应从书本着手,指导学生打开创作大门的钥匙。

    2、某一教师,让学生写《路上见闻》,见学生只是写在上下学的路上,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既没有故事性,也没有细节描写,只是一般性的概念化的叙述。于是他兴趣盎然地指导说: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好比女人脖子上戴的项链。有的项链所以价值连城,就因为项链上有珍珠和宝石。文章的细节就相当于珍珠和宝石!他又说:文章的细节,又好比人的血和肉,只有骨架是不行的……。

    他讲了好多道理,嘴角都冒白沫了。突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您讲得头头是道,我听得也明白,但就是不会写!您能不能写篇,做个样子,让我们欣赏!。

    当时弄得他张口结舌,好不尴尬。为了走下台阶,他只好说:试试看吧。于是他在内心里立下誓言:学生写作文前,我先写好文章,做个样子。在学生的督促和鼓励下,他终于写出了路上见闻――《书包》。他的下水文章《书包》,后来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在小读者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评点:语文教师会写文章,特别是会写下水文章,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是大有益处的。叶圣陶老先生多次指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会写出一手好文章。该教师通过自己下水作文,把对作文的要求形象地表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便于学生对作文要求的直观理解,而且因为教师会写文章,能赢得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有威信,在学生中就在感召力,说话就有人听,就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3、作文课。上课铃声早已响过,从没有迟到习惯的语文老师却迟迟未到,学生个个显得焦躁不安,以致窃窃私语:怎么回事?后语文课代表在同学的催促下前往办公室去请,在半路上碰到笑容满面的语文老师,老师对她只是诡异的一笑,进入班级,同学们顿时鸦雀无声。见此情景,该教师说今天的作文题目就是《老师迟到了……》请同学们针对今天发生的事情,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心理情绪,写一篇情境作文。教师话刚完,同学们皆释然。

    点评:该教师这种选择作文范例的技能可以说比较新颖,他把自己的行动以及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事例引入了课堂,实践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写作素材,也是技能实施的一种方法,简洁、清晰、富有想象力。

    三、训练检测

   (一)填空

    1、作文范例即                    的文章。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关于课文是例子一说,更加精僻地说明了课文具有      性,是熔               于一炉的典范。

(二)选择

  1、教师选择作文范例要遵循(  )的原则。

  A.实用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主导性原则

  2、朱自清先生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创作了一篇文章,即著名的抒情散文《春》,这里朱自清采用了(  )技能。

  A.课文范例 B.时文范例 C.教师下水作文范例 D.学生作文范例

  (三)简述

  评点教例

  1、《听潮》是一篇优美的以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写景独到。即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通过声音的描摩写出大海平静时的幽静、柔美,涨潮时的汹涌、磅礴,生动形象地谱写了一曲海的伟大的乐章。某教师以课文为范本,学习借鉴鲁彦先生用文字塑造声音的手法。听音乐《赛龙夺锦》写龙舟赛,要求通过声音去进行描写。播放《赛龙夺锦》乐曲的目的是创造龙舟赛气氛,以利于学生回忆和想象。试根据这一教例分析,去指导学生作文的特点。

  2、近阶段,考试作文体裁的灵活化,是当前写作的一个新趋势,它打破了以往学生写作只能遵循一种体裁的模式,降低了学生审题的难度,极大地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调动了学生构思的积极性,对此,请你设计出如何选择作文范例指导学生写作。

 

(作者:李泰生)

 

参考答案:

(一)

1、教师为了达到某一写作目的和要求,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写作要求,提供与写作要求相同或相似的。

2、多功能性  教育  知识  趣味

(二)

1A  2C

 

 

 

参考资料: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年第89期,韩玮《谈作文教学中的模仿》

   《中学生语文教学》1998年第7期,刘忠革《语文教师要写下水文章》


地址: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 邮编:225002 电话:0514-87977576 邮箱:1111704010202@yzu.edu.cn QQ:595119201
Copyright © 2020 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学教研室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 51La 苏ICP备050753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