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之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第二章 提问(1)

第二章提问

 

    “提问”是最古老、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技能。它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之核心,又是全世界每一个教师都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正因为如此,深入地进行提问方法的研究和扎实地进行提问技能的训练,便更具有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提问是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问题以期待其答问,并进行适当处理的一种教学方法。提问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以及解决有关教学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着便于训练的目的,本章从技能操作角度出发,将提问分为激发提问、疏导提问、台阶提问与迂回提问等四种技能。

 

       第一节激发提问的技能

 

    一、训练目标

    (一)知识

    1、能陈述激发提问技能的基本特征。

    2、能口述激发提问技能所遵循的两个原则。

    3、能口述激发提问的四种方法。

    (二)理解

    1、能举例说明激发提问技能应该遵循的两个原则。

    2、能举例说明激发提问的四种方法。

    (三)运用

    二、训练过程

    (一)明确特点

    激发提问技能是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答问的方法来达到唤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提问技能。激发提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新授一项内容的预期行为;对学生来说,是进行有关内容学习或钻研的热身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提问既可以运用于新课导入,又可以运用于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

    (二)遵循原则

    1、诱导性原则

    激发提问将一些可以直接介绍的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出来,能更好地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类提问应该具有诱导性,也就是通过激发引导让学生对有关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便捷性原则

    激发提问的目的是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是解决某一个教学难点或者清除某一个思维障碍。所以,提问次数不宜多,涉及范围不宜大,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简要快捷地完成这类提问,以便将较多的时间用来组织新授活动。

    (三)掌握方法

    1、中心激发式

    从中心事件或中心思想角度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讲《三味书屋》一课,教师提问:“书屋里怎么有‘三味’?哪‘三味’?”这两句发问立刻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对文章主旨的思考上面来。

    2、章法激发式

    从写作特点或篇章结构的角度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讲《种子》一课,教师提问:“种子在眼前,怎么一下子变成一棵棵大树,为大地撑起一柄柄绿色的大伞?”这么一问,学生立刻联想到作者的幻化思维形象,进而对学习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3、情感激发式

    从情感角度诱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讲《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师提问:“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么?人生最伤心的事是什么?你可知道在19741月,全中国人民有一件最悲伤的事,是什么?”这样的提问立刻把学生的思想感情引导到悲痛方面,为学习本文定下了基调。

    4、知识激发式

    从知识角度诱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学习兴趣,比如,讲《琥珀》一课,教师提问:“有一种能燃烧的化石,在烧的时候有香气,它叫什么名字?它是在多少年以前由松柏树脂为主体形成的化石?”这样的提问知识性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四)教例评点

    1、优秀教例评点

    《一个降落伞包》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降落伞包》,并继续学习概括的段意方法。我们预习过课文了,老师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大家考虑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为什么以“一个降落伞包”为题目?

    (生读课文后回答)

    1: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同志把降落伞包让给小扬眉的事。

    2:他说得不太全面,我觉得应该说上在什么情况下,周恩来同志把降落伞让给小扬眉,结果怎样?

    师:好!你说说看。

    2:这篇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同志乘飞机到重庆去,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小扬眉。中途,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危险,机长命令大家跳伞。小杨眉没有伞包,周恩来同志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小扬眉的事。

    师:谁说说课文为什么以“一个降落伞包”为题目?

    1:因为小扬眉有了降落伞包,在紧急情况下跳伞,就没有生命危险。

    2:因为小扬眉没有降落伞包,周恩来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小扬眉,这个降落伞包很重要,所以课文以“一个降落伞包”为题目。

    师:你说说这个降落伞包为什么很重要?

    生:因为这个降落伞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存亡。

    师: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同志把伞包让给小扬眉,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生:表现了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师板书:舍己为人)

    师:看课文是怎样通过写周恩来同志让伞包这件事来表现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的。

    师:这篇课文有几段?(1)

    评点:

    教师问学生:“课文为什么以‘一个降落伞包’为题目?”引起学生对中心事件的兴趣:“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同志把降落伞包让给小扬眉的事”。然后再问学生:“课文为什么以‘一个降落伞包’为题目?”引起学生对中心思想的兴趣:“表现了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如果运用言语讲授法,这两项内容也可以直接讲给学生听,但是不如诱导提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病例诊治评点:

    一教师执教《在希望的田野上》,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唱了

 

─────

(1)陈国雄等主编:《全国小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集萃》,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63页到第164页。

三段歌词。然后又提问什么人唱这首歌唱得多,在什么情境中看到别人唱过的。共用去10多分钟时间。

    评点:

    用提问方法让小学生在语文课上唱歌,以引起学习兴趣,固然未尝不可。但是,教者将学生引导到什么人在什么情境下唱这支歌,无疑扯得过远,违反了便捷性原则。

    三、训练检测

    (一)知识(填空)

    1、提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一种教学行为。

    2、有人称提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武器。

    3、激发提问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技能。

    4、激发提问技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提问技能。

    5、激发提问所要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激发提问有如下四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选择)

    7、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从《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主要事情上发问,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属于(  )提问。

    A、中心激发式       B、章法激发式

    C、情感激发式       D、知识激发式

    8、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晏子使楚》中晏子以对方结论作为前提的辩论技巧进行发问,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属于(  )提问。

    A、中心激发式      B、章法激发式

    C、情感激发式      D、知识激发式

    9、执教《革命烈士诗两首》,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带着表情背诵有关诗句进行发问,以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共鸣。这属于(  )提问。

    A、中心激发式       B、章法激发式

    C、情感激发式       D、知识激发式

    10、执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师问2000年以来黄河决口多少次,改道多少次,为什么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属于(  )提问。

    A、中心激发式      B、章法激发式

    C、情感激发式      D、知识激发式

    (三)运用(简述)

    11、有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不浓厚,或者遇到难点而不愿钻研,这时候可以不可以运用激发提问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可以。)

    12、激发提问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新知或重点难点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到位即可,不要扯得过远,以免花费较多的时间。这是遵循的什么原则?(简便捷性原则。)

    13、激发提问应该引导学生对学习有关内容产生兴趣和积极性,这是遵循什么原则?(诱导性原则。)

    14、有学生学习《晏子使楚》,对于回答楚王先行挑战羞辱晏子的原因觉得很困难,就自我懈怠。怎样用提问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上什么东西的速度比光还要快?什么东西的范围和宇宙一样大?什么东西比金子还珍贵?(发达的思维。)怎样才能使思维发达起来?(进行刻苦的思考训练。)

    15、执教《吃墨水》一课,导入新课时,宜用哪种方法激发提问?如何提问?(宜用中心激发式。可以这样问:墨水能吃吗?课文中讲谁吃墨水呢?为什么他会吃墨水的呢?)

    16、执教《回声》一课,导入新课时,宜用哪种方法激发提问?如何提问?(宜用知识激发式。可以这样问: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在某个空旷的地方发出一个声音时,稍过一会儿,会从周围发出另一个同样的声音,这种声音叫什么?是怎样发生的?)

    17、执教《师生情》一课,导入新课时,宜用哪种方法激发提问?如何提问?(宜用情感激发式。可以这样问:老师的嗓子哑了,我便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同学们悄悄送来的一包胖大海,一袋草珊瑚含片,虽然我不知道他是谁,但老师深深地感谢你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又饱含了师生之间怎样的情意呢?)

    18、执教《观潮》一课,导入新课时,宜用哪种方法激发提问?如何提问?(宜用知识激发式。可以这样问: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来观潮,看钱江大潮是什么模样?又是怎样发生的?)

    19、执教《蝙蝠和雷达》一课,导入新课时,宜用哪种方法激发提问?如何提问?(宜用章法激发式。可以这样问: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20、四种激发式提问的方法是否完全独立、相互排斥的?(不是,它们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在某一课或某一提问中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参考答案:

    1、教师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问题以期待学生回答,再进行适当处理。

    2、教师的常规。

    3、激发提问、疏导提问、台阶提问、迂回提问。

    4教师在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答问的方法来达到唤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诱导性原则、便捷性原则。

    6、中心激发式、篇章激发式、情感激发式、知识激发式。

    7A8AB9C10D。第(1120)题,见题后括号内提示。)


地址: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 邮编:225002 电话:0514-87977576 邮箱:1111704010202@yzu.edu.cn QQ:595119201
Copyright © 2020 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学教研室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 51La 苏ICP备05075364号